清明节有哪些习俗?
- 测八字
- cebazi.cn
- 2022-07-13 11:39:02
清明节的习俗包括扫墓、郊游、植树、荡秋千和放风筝。清明节扫墓称为对祖先的尊重。它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。郊游也称为春游。在古代,它称为探索春天和寻找春天。四月是清明节,春天回到大地。天地充满了活力。
清明节的传统习俗
1、扫墓
清明扫墓,称为对祖先的思时之敬,其习俗历史悠久。
清明节是一个祭祖节,是表达孝道的关键节日。根据祭祀场所的不一样,也能分为墓祭和祠堂祭。清明节扫墓一般早上进行,还要带酒、食、果,在墓前烧纸钱。为坟墓培育新土,磕头祭拜。
2、踏青
又称春游,在古代称为探春、寻春等,四月清明节,春回大地,天地呈现出充满活力的景象,是郊游的好时光。 中国人民长久保留清明节郊游的习惯。
3、植树
清明节前后,春阳来临,春雨飞扬,种植树苗存活率高,生长快。 自古以来,中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。有些人还称清明节为植树节,植树习俗一直流传至今。
4、荡秋千
秋千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創造的一项运动。春秋传入中原。汉代以后,秋千开始成为清明节、端午节等节日的民间习俗活动。
传统节日食品清明
1、青团子
清明节期间,江南有吃青团的习俗。青团是用一种叫做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碎,挤出汁液,然后用这种汁液与干燥的水磨纯糯米粉混合,然后开始制作饺子。饺子的馅料是由精致的糖豆沙制成的。填充时,加入一小块糖猪油。制作完成后,将其放入笼中蒸熟,用刷子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饺子表面,成功完成。
2、艾粄(bǎn)
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饺子,一年四季不生病。饺子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吃。 将采摘的新鲜艾草洗净,放入锅中煮沸,取出,沥干水分。煮艾草的水应保留备用。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切成草泥。草泥越细越烂越好。将艾草泥切碎后,用煮熟的艾草水和糯米粉混合成一个团。然后将准备好的芝麻、眉豆、花生等馅料包裹在面团中,然后密封捏成圆形、长形等形状,放入锅中蒸煮15-20分钟后即可出炉。
3、暖菇包
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。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,又叫佛耳草,当地人称为暖菇草。每年清明前夕,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,毛茸茸、鲜嫩嫩的,正是采摘的好时节,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。在泰宁,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。南片制作,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,形似圆月,类似包子;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,形似弯月,更像水饺。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,图的是新鲜口味,不讲太多规矩。
- ★文章来自用户投稿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★